发布日期:2024-09-02 09:30 点击次数:99
图片
痛风之痛,如刀劈斧砍,患者常形容为“痛不欲生”。这痛,不仅仅是肉体上的煎熬,更是阳气被阴寒所困,生机受阻的象征。倪海厦先生曾言:“痛风不过是体内阴液冻住了!”此言非虚,却需深究其理。阴液,在此并非简单的液体,而是涵盖了血液不畅形成的淤血,以及体内无法运化的痰湿。这些阴邪之物,如同冬日里的冰霜,凝固了生命的流动。图片
阴阳失衡:痛风背后的秘密
《内经》有云:“阳化气,阴成形。”此语道出了痛风发生的根本——阳气不足,阴寒内生。现代生活的快节奏、熬夜、嗜酒、饮食油腻辛辣,无一不在悄然损耗着我们的阳气,使得阴寒之邪有机可乘。阳气,如同天空中的太阳,温暖而光明,当它不足时,体内的“露珠”便无法蒸腾为气,反而凝结成痰湿、淤血,进而形成痛风石,引发剧痛。治本之道:生阳气,化阴液
治疗痛风,西医或许能暂时缓解疼痛,但中医追求的,是从根本上恢复阴阳平衡,使生命之河重新流淌。这,就需要一套精细的治疗策略,既要生阳气以驱寒,又要化阴液以通络。图片
生阳气:麻黄、附子、细辛的妙用
麻黄,其辛温之性,如春风拂面,能散外寒,开腠理,让寒邪有出路。附子,大热之品,如烈日当空,能温阳散寒,直捣阴寒之巢。细辛,则如调和之使,一方面辅助麻黄解表散寒,一方面助附子温固肾阳,三者合用,阳气得以生发,寒邪自散。化阴液:黄芪、半夏、鸡血藤、生地的智慧
阴液之凝,非一日之功,化之亦需时日。黄芪健脾行气,推动痰湿排泄,如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半夏燥湿化痰,健脾利尿,使痰湿从下焦而出,如同疏通河道,让水湿有路可走。鸡血藤活血通络,保证体内气血顺畅,如同活血化瘀的先锋,打破淤血的阻碍。生地大补阴液,于众多温阳药中,保护阴液不被过度消耗,如同在烈火中浇上一捧清泉,使阴阳得以平衡。图片
深度剖析:从天地人到痛风治疗
中医的整体观,不仅体现在空间上的整体把握,更在于时间上的精妙运用。正如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》所述,24节气,划分为一个整体去研究,揭示了时间与疾病的深刻联系。痛风,亦与时间息息相关。寒邪侵犯人体,多由表及里,由浅至深。在治疗时,需考虑患者发病的季节、时辰,乃至生活习惯,调整治疗策略,方能精准施治。阴阳平衡:治未病的智慧
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,阴阳的平衡,是生命和谐的关键。痛风的治疗,不仅仅是消除症状,更重要的是调整阴阳,使之归于平和。了解自身阴阳状态,顺应自然规律,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述,依据不同脏腑的工作时间表进行调养,是预防痛风复发,乃至避免其他疾病的根本之道。注:以上为健康科普内容,如有此类症状需要调理的,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辨证指导下应用,切勿去擅自服用,以免耽误病情!©北京崇文中方中医医院中方医道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